扣稅的基數(shù)是稅法規(guī)定的扣稅起點。征稅對象又被稱為課稅對象、征稅客體,指的是對何種客體征稅,即征稅的標的物。征稅對象是稅收的最基本的要素,是區(qū)別不一樣稅種的主要標志。稅目是征稅對象的細化,是稅法上對征稅對象分類規(guī)定的具體征稅品種和項目。以上就是扣稅基數(shù)相關內(nèi)容。
分紅扣稅怎么計算
股票分紅扣稅是依照用戶持有該股票時長來看的,持有時間是在1月之內(nèi)(含1月)的,補繳紅利的20%稅金,持有時間是在1月至1年里(含1年)的,補繳紅利的10%稅金,持有股票超出1年免稅。比如用戶在2021年7月1日購買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,2天之后參加了這一上市公司分紅,分到了20人民幣,用戶準備在7月28日售出這只股票,所持有的情況下不夠1月,那么分紅所得到的這20人民幣需要扣稅20%,那用戶就是扣減4人民幣,最后用戶所獲得的是16人民幣。
需要注意的是,股票分紅情況下倘若是現(xiàn)金分紅,也是需要扣稅的,這一扣稅并不是說分紅的時候扣,而是用戶售出這只股票時扣。股票的持有時間自用戶買入之時算入用戶售出之時的前一天。分批買進的股票,一律依照先進先出標準一一對應計算持股時間。
每月扣個稅為什么還要補稅
1、納稅人年度中間換了工作單位:例如上半年在A公司工作,后半年在B公司工作,會重新計算,那么適用稅率變低,所以一定要補稅;
2、有薪水之外的收益:例如自媒體方面的收入,納稅人也有勞務報酬所得,稿費,特許權使用費,各類收益加總后,造成綜合性所得稅率上升;
3、計算出錯:例如因計算出錯、工作疏忽導致少繳或者未繳稅款,也是需要補繳稅款的。
本文主要寫的是扣稅基數(shù)有關知識點,內(nèi)容僅作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