擴張型貨幣政策是貨幣政策當中的一種,通過提升貨幣供貨增速來刺激總需求,在這樣的政策下,獲得信貸更加容易,利率也會降低。因此,當總供給與經濟的生產能力對比較低時,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最好的。
貨幣政策的局限性是什么
1、可用狀況有局限:在經濟衰落階段,推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也不明顯,一方面就算利率降低公司也不愿投資,另一方面銀行為了可以規(guī)避風險,也不愿借出資產;
2、貨幣政策有滯后性:貨幣政策先影響貨幣供給,然后影響利率,再影響投資,接著再影響就業(yè)和國民收入,因此貨幣政策生效有一定的時間。
一般而言,在貨幣政策有局限性時,經濟政策效果很有可能會好一些,最常見的是當經濟處在流動性陷阱時,居民就更樂意于擁有現錢而不愿意用于投資或是消費,此時政策政策的效果會比貨幣政策更好一些。
貨幣政策的三大手段是什么
1、法定存款金政策:各大商業(yè)銀行在吸收存款以后,需要把存款的一部分轉存到國家中央銀行,剩余金額才可以用來發(fā)放貸款給資金的需求者,這一部分存款被稱作法定存款金。央行通過調整法定存款金比例直接操縱市場中貨幣的流通數量,從而達到想要的效果;
2、再貼現政策:此項政策是各種央行最開始施行的是貨幣調控政策,簡單來說就是央行從商業(yè)銀行手上買進沒到期的票據,擴張市場資金的供給量,通過調節(jié)再貼現率的高低來調節(jié)投入市場的資金總數;
3、公開市場業(yè)務:央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有價證券的交易,通過發(fā)行國債券等方式來吸收市場中的多余資產,相反贖出國債券則可以向市場供給資金。公開市場業(yè)務是一項主動性非常高的調控手段。
本文主要寫的是擴張型貨幣政策有關知識點,內容僅作參考。